查看原文
其他

为什么不建议报考我的大学专业

吴寻 真实故事计划Pro 2023-07-25

"

这个夏天,张雪峰发言称“孩子非要报新闻学,一定会把他打晕”。有人赞同,亦有反对之声,因为人们对大学教育应当重在“育人”还是重在“择业”上存在分歧。

在我们身处的时代,专业选择关乎大学毕业后的人生走向。所以,一些过来人谈论自己的专业时,充满懊悔,认为被错误或者不适合自己的专业,耽误了人生。


看起来美好

我读行政管理,一个听上去很“高大上”的专业。进入公司后发现,我面对的工作是端茶倒水文件收发整理,以及在各个会议室部门之间跑腿。琐碎的事情忙不完,工作的苦海望不到边。

   静默花开

我读药学专业。虽然读医,但毕业后感觉80%的同学都在做销售。如今我还在憧憬未来可以从医。

   春山

大学时,我在海外某院校导演系就读。回国后,第一个长篇项目让资方亏损100万。此后,我一直尝试创投项目,可能我确实没有才华,年年落选。

这些年,我对读导演专业最大的体会就是很苦。我开始觉得,没有必要为那微不足道的成就感,承受如此之大的精神压力。我真当了导演,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酷。不管是哪个项目,干的其实都是副导演的工作,说白了只是个助手,没有决定权。我现在长期待业在北京,银行存款不足一万。

   巨天‍

图 | 在剧组工作中的一幕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我是英语专业的毕业生。大学期间,第一次英语专八就过了。

大三那年,有一天老师在课上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,我们不能完全凭借英语吃饭,英语只会是一个辅助工具。

大四那年,我去广州一家外贸公司实习,因为通过了专八,公司没面试我直接让我进了。可是,即便我有英语专八的水平,在日常工作中,我和客户沟通起来还是会有很大的障碍。

有一次客户发来一段语速很快的英文语音,我和同事一起听都听不懂,最后不得借助翻译软件。那阵子,我看到客户发来的长语音都不敢点开,一想到可能听不懂我就犯怵。那让我很灰心,怀疑自己的英文水平。

如果大学想要报考英语专业,我觉得需要知道的是,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太少了,不是做外贸就是当老师,又或者去考研。这两年外贸行情不太好。我毕业后入行两年,疫情期间公司业绩增长匮乏,老板开始严抓打卡、周报、日报,我受不了就离了职。

现在我转行在做新媒体运营,英语再也没用到过。

   翻天

我大学学的是视觉传达。我现在在小公司上班,工作不需要什么设计灵感,只需要给甲方戳着电子脊梁骨(屏幕)说:“这个颜色黑一点,这个logo大一点,这个名字小一点。”现在AI完全可以替代这种操作,奇思妙想也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。

   小c

我今年40岁,已经在环境工程从业17年这个行业有一定的风险。大家避之不及的有毒物质,都是交给环保从业者去处理的。早些年,我做危险废弃物处理,往往要钻进垃圾焚烧炉检修设备,爬出来的时候,一身洗不掉的黑灰。

我们经常接触有毒物质和致癌物。氰化物以毫克计算致死量,我们出于工作需要,按吨回收过来处理。有时候,是为了不让污染影响到周围居民,我们要跟被剧毒物污染的土壤一起封闭在大棚里,污染土壤可能超标成千上万倍。在离老百姓居民区几公里的工厂焚烧垃圾时,还要面临被居民抵制或举报的风险。

环保是个纯消耗的行业,我们国家现在的环保标准已经领先全球了,但是搞环保还是很“烧钱”,这两年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也开始减少。

干这行不仅很苦,我的职业发展也到了头。疫情过后我开始搞农业和养殖业,作为副业先发展着,等稳定了我就彻底离开这行。

   吞云

图 | 在塞尔维亚做垃圾填埋项目


它很好,但不是所有人都合适


我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,高中分科时文理科成绩都还不错,老师劝我学理科,但我喜欢政治历史,当时就立下学新闻的梦想,大学如愿学了广播电视新闻学。现在,我觉得曾经的自己空有一腔理想和热血。

如今,我真切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割裂,如果选择从事新闻,我不仅要面临工作压力,可能还很难养活自己。

当然,我可以选择进入当下热门的短视频行业,但是我没有安全感,觉得自己很容易被替代。我们这一代一般家庭的大学生,是没有回头路的,走错一步就要用尽全力来弥补。

   大鹅

我本科被调剂读了植物保护专业。我们学校专业排名全国前三,入学时我天真地以为植物保护就是养养花草,应该挺有趣。

折磨从大二开始,我们开始进实验室,独立做科研项目。过上科研生活,我提前进入了996的节奏。大三我们开始解剖蟑螂,捕虫,下地种油菜。我和这个专业是“拉郎配”,这一系列的课程更让我备受折磨,但为了有更好的未来,为了保研的绩点,我不得不硬着头皮跟同学们继续“卷”。

做实验真的靠运气。我的毕设足足做了一年半,每个放线菌的培养周期都很长,还要一遍遍做重复组、对照组,才得出最后的结果。为了做数据分析,我三天三夜没怎么合眼,关键是付出那么多却感觉不到意义。所以完成毕设的那一刻,我觉得我从黑暗中终于看到了一丝光亮。现在我做着自己喜欢的传媒行业,虽然还是996,但起码觉得生活还有价值。

   萱萱

图 | 在无菌台做毕业设计

2020年我高考填报志愿时,进入了一所211理工科高校的化工学院,很快我就因为欠缺数理思维,在各门功课轮番狂轰滥炸下败下阵来。我苦苦挣扎,感觉丧失了人生的意义。能做的只有转专业或复读。我选择了前者,为了确保转专业成功,我选择了全校分数线最低的德语,连降两级,重新回到大一。

没想到德语是一门“地狱级”困难的语言,比英语和日语难太多。作家马克吐温曾写过一篇文章叫《可怕的德语》,德语规律和逻辑复杂, 除了三个人称代词外,还有一、二、三、四格之分,名词又分为阴、阳、中三性。很多知识,我背过就忘,感觉那些语法和单词总不入脑。大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,满分100分,50分及格,我只考了32分。

老师一开始还鼓励我,后来懒得说我了,告诉我必须加倍把时间花在德语学习上,否则期末会挂科。德语系总共40个人,大一第二个学期,有4个男生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,申请了休学或留级。第二学期有13个学生递交了转专业申请。

我从小英语就很好,日语也还行,大学期间我选修了日语,可以流利地和日本博士生导师对话一个小时以上。可讽刺的是,德语始终不见长进,一直在及格线边缘徘徊。

ChatGPT横空出世的当下,语言类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进一步黯淡,眼下我也无力思考更长远的未来,只能挣扎着保证不挂科,把这张211大学的毕业证拿到手。

   老p

图 | 学德语的笔记本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我读社会工作专业,我想劝各位对社会工作专业感兴趣的孩子,三思后再做决定。这个专业毕业后除非用爱发电,否则难以为继。

社会工作的定义是: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活动。这决定了它不是一个能赚钱的行当。社工组织的部门有街道办、妇联、工会、残联,我们的工作内容与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但没有编制岗位。

我2018年毕业,在北京一家公益机构干了三个月,一个月到手工资是3500元。工作内容不固定,都是社区和街道给安排活。例如去街上看有没有流浪汉,做一个简短的采访,问他为什么会这样,有什么可以帮他的。还会去打扫街道卫生,或救助流浪猫。

我做了三个月,收入无法覆盖我的伙食费和房租,最后失望地离开。班上有两个女同学留在了这一行,毕业第三年,她们在北京一个月也才4000块。我们系干过社工的同学,无一例外不是贴钱发电,视自身财力情况,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后离开。

说白了,这些工作穷人干不了,富人不想干,境地尴尬。

   不醉

我的故乡在安徽省安庆市的农村,上大学前,我连红绿灯都没见过。读高中时,我从课本上了解到生态环境情况严峻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,所以高考后,我怀着一腔理想选择了环境科学专业。

2010年,我读大三,开始发现这个专业很难就业。本科毕业的时候,我们班一半的同学考研,少数几个考上了公务员,其余的同学大部分去跑销售。

做环境科学事业的企业比较少,所以同专业毕业生面对的岗位少、竞争大。曾经,我在一次招聘会上只能投出去几份简历,最后都没收到面试通知。那时候,我很迷茫,不知道毕业做什么,考了好几次事业单位和公务员,都没有进面试。好在学校有保研名额,我被保研,换了农学专业。

读完研究生,我在环境科学行业做了四年。因为长期出差到偏远的地方栽树,我晒得黢黑,家里帮我安排相亲,我还曾因为太黑被女方嫌弃过,对方说:一个大学生怎么跟农民似的。

   浅秋

就业时,问题显现

黑龙江大学学传播学,我以专业第三名成绩毕业。毕业后我曾在北京一家教育类公司实习。每天的工作,就是拍短视频给高考考生的家长看,利用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焦虑,寻找主题拍摄一些片子。这些片子就是奔着追逐流量去的。

领导考核我们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视频播放量、点赞数和涨粉数,他追求单个视频播放量达到几百万乃至千万。

剪辑的时候,公司鼓励我们专门挑选一些偏激的、会挑起对立的片段。领导还会做爆款分析,告诉我们下回要把什么样的素材放影片前头,给用户什么信息,用什么背景音乐等,跟拉片差不多。

有好几次因为呈现出来的视频过于偏激,受访者被网暴了,希望我们能删掉视频,发生这种事的时候,有时老板还会吐槽他们:“流量不好,事儿还多。”

我感觉这种渲染焦虑情绪的工作毫无意义。实习结束,我开始找毕业后的工作,投了几百份简历得不到回复,很失落。今年我考上了传播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,即将在9月入学。

   小马

图 | 在街头拍摄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2017年我从一所211大学毕业,学的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。机械类的专业男女生比例是20:1,作为女生,我学的还是最冷门的一个专业。

我们专业的人毕业后,有的人去机械厂设计图纸,有的人去做产品质检,还有人在航空公司检修飞机零部件。公司一般都是优先招男生。

我是贵州人,毕业后想回贵州发展。在贵阳投过一些制造企业,招聘方都直言只要男生,不要女生。他们没说具体理由,只说是公司规定。机械厂一般都是两班倒或三班倒制度,我猜他们大概觉得女生吃不了这个苦。沿海城市制造业发达,对女生的包容性可能会好一点。

后来我想考公,发现只有不限制专业或者限制理工科类的岗位可以考,录取比例约为10:1,于是我放弃了。目前我在一家企业做数据类的工作,与所学专业彻底没了关系。

   呵呵

高考填志愿我选了风景园林专业。这个专业主要学画画和做模型,当时感觉很有意思,比天天坐教室里听课强多了。风景园林属于建筑类别,这些年随着建筑业落寞,风景园林也成了夕阳产业。

毕业后我去考研,年级总共就只有两个人还在干这行,工资在上海和广州基本上维持在足够温饱的水平。听就业的同学说,工作比较枯燥,天天加班,老图套用,基本没有需要设计创新的东西,上课学的内容大部分用不到。

   月亮

在我们系有一句玩笑话:“上辈子伤天害理,这辈子旅游管理。”

2018年,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很热门。我很理想化地以为,学了旅游管理之后,就可以借工作天天出去玩。没想到,大四实习赶上了疫情延绵,往往前一天定好了旅客人数和行程安排,因为目的地戒严或突然全程核酸检测,行程被延后或直接取消。

实习后,我才切身意识到导游是一个十分操劳的职业。带旅行团,我每天基本12点睡,早上5、6点起,实习半年好像过了半辈子。有一次带旅行团吃晚饭,我听见一个阿姨对另一个阿姨说:“可得让你家孩子好好学习,要不然以后出来就得干这个。”

读书的时候,老师总跟我们强调:“导游不是大家唯一的选择。”所以在我们班毕业之后,从事本专业的同学不到三分之一,大家纷纷转了行。对了,我在某考编大省生活,后来我发现,考公考编中找不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岗位。

   阿晓啊

图 | 带团旅游合影‍‍‍‍‍‍

我在一所专科院校学新闻。我出身于河南的一个小县城,眼光没有那么长远,选专业时没有考虑过就业的事情。

大学期间,一位在河南日报做了几十年的记者,离职后来到我们学校教书。当时他跟我们说过,媒体行业不行了,我们这一代人错过了传统媒体最好的时代。

2020年做毕业设计的时候,我需要回家采访高中老师,她知道我即将毕业,把我微信推给了老家县电视台的台长。我挺敬重这位前辈,微信聊天时,也表达了自己想去实习的诉求。可是他一直没有正面回答,总跟我聊一些关于身材、样貌、恋爱的话题,我怀疑他没安好心,之后我就不想搭理他了。

这是我唯一次试图进入传统媒体工作。据我所知,我们学校很少有人能进电视台做记者,传统媒体开放招聘的岗位并不多,工资也不高。当时新媒体盛行,毕业后我进入郑州一家新媒体公司做编导,同专业很多人也都入行了新媒体,做短视频后期和运营等工作。同班同学即使有人成功通过专升本读了本科,毕业后很多也是进入了新媒体公司。

   周岁

我本科读生物工程专业。入学第一天,老师就鼓动大家考研,原因是就业困难。毕业之后找工作果然处处碰壁,有的学历要求高,根本进不去,专业知识要求不高的可替代性又很强。

疫情防控那几年,行业缺口大。基因检测和抗原检测,给我们专业提供了很大就业机会。但是是含金量都不大,都是些边缘岗位,工作就是不停加样、录入、组装、包装,完全是流水线的活。

去年夏天,我在北京一家公司生产抗原检测卡,生产对温度和湿度都有要求,工作环境要保持四十度左右,空气湿度要求二十以下,生产线上发生过几次员工中暑的事情。最忙的一个月只休了两天,每天都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,感觉自己就像是生产队里拉磨的驴。

疫情放开后整个行业都开始裁员,我也被公司辞退了。重新去工作发现,那两年的工作经验根本不被其他单位认可,因为,没有接触到核心技术。

   炸鸡饭

我大学在一所北方双非院校读西班牙语专业,学着学着就发现,读语言太枯燥了。大二时,我在背单词时产生疑问:大学四年真的能够掌握一门语言,且用这个技能吃饭吗?

对专业的怀疑持续到毕业前夕。当时学校办了几场就业双选会,只有有两三家公司有直接提供给西班牙语专业的岗位。我们班30个人,几乎都把简历投给了一家重型工业公司,他们有外派到西班牙语国家的翻译、销售岗位。

这类外派一般都会派到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。起初我们很乐观,觉得出国发展是一个好机会,既能挣钱还能旅游。但现实的结果是,这家公司只给了班上3个男生面试机会,他们的学习排名并不靠前。事后,一位学姐告诉我们,用人方对外派的发展中国家的岗位倾向很明显,同样的岗位,男生过的概率会比女生高。“说是出于安全考虑,外派女性员工有很多不便。”学姐说,她毕业时竞聘一个外派到秘鲁的岗位,也落选了。

我在语言专业的道路上激流勇退,大四那年跨考了新闻传播专业,现在做文字策划。我当年的同班同学要不在读博士,要不考了公务员,很少有继续用西班牙语吃饭的人。今年年初,我和班上一位成功应聘上那个外派岗位的男生重新取得了联系。他现在在非洲工作,时不时就会听闻哪个华人老板被绑架的消息,工作环境很恶劣。“危险是危险,但我这几年攒下了将近一百万,拿命换钱吧。”同学说道。

   一束光

图 | 西班牙马德里太阳门广场的巨型圣诞树


- END -

策划 | 吴   寻

编辑 | 温丽虹






 往期回顾 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